分类 阅读思考 下的文章

政治与历史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些课程。而且很多人的经历大致相同,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到相关的课程,只要你还在考试-学习就必须要学习规定的课程。

慢慢地,我们对历史和政治特别是是政治充满了反感。因为各种原因,周围也鲜有人谈论政治,充其量也是大多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后来又了相对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之后,慢慢对于政治也失去了兴趣,因为无论在什么的环境中,政治大多是自吹自擂,别有用心,反而对于历史却充满了兴趣。

就在这个周末,抽时间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罗曼罗兰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好吧,在没有对政治感兴趣之前先了解历史是一条比较正确的路。虽然是一位理工男,但从内心深入认为,历史与政治是每个人应该了解的基本尝试。特别是在目前网络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没有一个自己独立的观念,很容易就会变为“五毛”或者“美分”。

纯粹之灵魂,独立之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位丰满而有独立价值观的人。

今天在一个社区看到一条消息:

程序员,怎么应对你的三十岁

作为程序员的我,即将迈入三十而立之年,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也深思过该转行还是继续敲代码,若是继续敲代码,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做到高级架构师带领着团队;自己也想转行搞产品,带着技术转产品,或许多少会有点优势但也存在弊端。还想过拉几个朋友一起搞搞创业,但是
30 岁面对家庭,有着种种的困难。不知各位程序大神又是怎么应对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程序员是一个不错的工作,而且自己偶尔也跟一些程序员有过接触,看到他们的讨论之后才发现,程序员貌似是一个苦逼而且无法长久坚持的工作,是青春饭。30岁以后大多数人已不再敲代码,而是选择“带团队”,这可能是种悲哀吧,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又何尝不是呢?

我们很多毕业生都做着销售的工作,有售楼的,有卖保险的,有卖酒的,有卖电器的,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也类似。反过来想想自己,也快30岁的人了,目前虽然说慢慢有了一个方向,但这个方向太大以至于自己有点还不适应。从毕业到现在,我貌似一直在技术行业坚持,但自己清楚,貌似我的坚持有些太过于宽泛而导致不精专。不清楚这种方向是否是一个优势,但目前的选择让我只能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去学习和接触更多的领域和知识。现代社会谁又能固步自封呢?更何况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我。

工作的事算基本确定了,接下来就要考虑结婚、买房,生小孩的事了,当然最重要是的是坚持自己事业的同时可以赚到钱。

虽未是程序员,但对代码有点兴趣,虽然对代码一无所知,但希望通过网站和SAS这两扇门可以为我打开一条代码的小路。让敲代码变为自己的一项爱好吧。

加油吧,即使面临30人生大关,即使我有很多困难与压力,但让一些小兴趣一直保留在自身身边。减少无效的社交和网络交流,让兴趣更多的利用起这些时间,让时间和兴趣一起创造不一样的自己。

因为我所在的行业很小,所以行业内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不是校友就是朋友。

这种关系给我带来了很多方便,例如平时调查当地情况,开会或者出差都会舒服很多。但同样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

READ MORE

我经常标榜自己是“酿酒师”,因为我是学习“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主要学习种葡萄酿酒的事情,是一个工科,而且个人也对技术性的东西感兴趣。所以从08年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基本上也向酿酒师方向发展,而且在业内也基本认可了我的酿酒师身份。

但由于工作关系,平时接触的事比较杂,学校,企业,媒体,协会等各种事情。涉及办公,文字整理,试验,媒体,品牌,市场…

所有葡萄酒行业可以接触的到的工作我基本都有做,慢慢地,很多包括自己意识到我已经不是那个“酿酒师”了,而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定位的人,平时被人问起“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时,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往往是一些概况性的,宽泛的说说。有时候被人说为“多面手”,但实际上我自己其实想做好一件事。

有时候看一些鸡汤之后,也认识到不能在一个行业沉沦太久,因为太久之后会限制自己的视野,会让自己的思维被这个行业规范。所以有时也在心里暗暗激励自己要走出行业,要接触更多的圈子和行业,加之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有一段时间会觉得生活和工作头绪太多,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因为一些兴趣或者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影响到了葡萄酒方面的工作。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经常在心里反思,我是不是只要把葡萄酒这个行业做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将葡萄酒学精,学好就已经很棒了。不应该将精力分散到其他方面。

经常,我自己被这两种想法左右,经常是这两种观念来回往复。在可能就是成长和自省吧,希望这是一种自我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经常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言论和自己不同且其观点有失公允。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甚至会针锋相对的写一些文字。

但有些时候,因为都是业内人,大家平时也比较熟悉,所以一般不去关注。今近日遇到一篇文章,很明显这篇文章是为了喷而去喷所写的文章,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些偏见和误会,有些针对性(可能是想引起讨论,然后引起转发传播,因为文章是在其公众号上写的,所以会起到一定的传播效果。)

READ MORE